联系我们

价值

当你需要别人看管东西时,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人?

发布

妈妈曾经提起一件她几年前在去海边旅行时遇到的事情。当时,她跟同伴想要去海水里游个泳,但是海滩上没有存放东西的地方,于是她们拜托一位在附近看风景的老阿姨帮忙看着衣服、钱包和手机等物品。

等到她们上岸时,已十分接近中午,饥肠辘辘之下却发现老太太连同她们的东西一起“失踪”了。她们一边沿着海滩四处寻找,一边在心里后悔:怎么能这么轻易就把东西交给一个陌生人……就在她们即将失去希望,准备放弃的时候,看到不远处有一个人蹲在那里,守着一堆东西。东西正是她们的!但是,旁边的人却不是与之前那个老太太。

经过一番了解才知道:那个答应看东西的老太太眼看到了中午,却还不见她们回来,而她又着急回去给孩子们做饭,就拜托了另外一个路人帮忙继续等,自己先回家了。之所以我妈没在“原地”看见那位不知名的等待者,则完全是因为她们俩在海水里玩得太忘情,早就离原地很远了。

这件事情让我想到2017年在欧美国家流行的一项名为“Can You Watch My Stuff(你能看一下我的东西吗)”的社会实验。研究人员走上街头,寻找合适的陌生人,询问他们能否帮自己看一下东西,然后躲在一边记录他们的反应。

Advertisement

这个实验的起源来自于1972年由托马斯·莫里亚蒂设计的一项标志性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名为“Crime, Commitment and the Responsive Bystander(犯罪、承诺和反应性旁观者)”,也被称为“海滩毛毯”实验。

莫里亚蒂的研究是在纽约的一片经常被许多人光顾的海滩进行的。研究助理会把一条沙滩毯放在地上,听一段时间的收音机,然后让他们旁边的家庭、夫妇或者个人看他们的东西,即他们留在地上的毯子和一台便携式收音机。

然后,安排另一个研究助理过去,试图把东西拿走,用一种在场的人都能目睹这一切的方式上演盗窃案。这时,研究者就在暗中观察那些同意帮忙看着东西的人的反应,以及他们是否遵守自己的承诺。

这里安排了两条线,一种是要求在场的人帮忙看着东西,另一种是直接走开,没有获得对方的承诺。

研究发现,当旁观者承诺要看着别人的财物时,他们大多会守住自己的承诺,但当他们没有做出口头承诺时,则没有做出任何努力来阻止盗窃的发生。一些人甚至否认他们注意到大声播放的收音机突然消失了。在没有承诺的情况下,只有20%的旁观者对犯罪做出反应,并试图阻止它。另一方面,如果有口头承诺,那么95%的情况下,旁观者一定会阻止。

Advertisement

在他们的研究中,还得出了一个结论:人们可以在看到一个人100毫秒后就可以准确地判断他。后续他们还发现,根据人们的面部表情来进行判断,有助于准确判断他们是否容易被接近。

大脑中控制与动机相关的情绪和行为的杏仁核区域也参与了这个决定。基于这些发现,如果我们的大脑区域没有受损,那么我们就很有可能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预测出我们可以依赖的人。

另一个影响我们判断面部表情能力的因素,是面部的阳刚之气或阴柔气质。根据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男性化的面孔有负面的属性,比如冷漠和不诚实,所以女性化的面孔自然会被认为更值得信任。

据此,我们可以有把握地得出以下这些结论。我们不会让悲伤或愤怒的人看着我们的东西,因为他们看起来似乎有些麻木不仁。我们也不会问那些准备离开的人,他们看起来像会打个盹,或者在某些方面不太靠谱,比如他们不会太警惕。我们可能会选择的是,那些面部特征更柔和或者看起来很满足的人。

有时候,人们也会通过归类来寻找可信任的人。也就是说,在大学图书馆里,当我们想要有人看着我们的东西时,会选择和我们有相同身份的学生。我们更倾向于认为那些偷偷看我们一眼或者躲在暗处的人,比坐在我们旁边的人更可能偷我们的东西。

Advertisement

根据这些观察,我们很可能会相信与我们有相同身份、相似或与我们属于同一社会或文化群体的人。即使陌生人,我们也会选择坐在户外或房间中央的人,而不是坐在房间两侧的人。

此外,一项针对环境因素、贫困和犯罪的研究表明,经历过艰难生活的人更有可能纯粹出于对生存的需要而犯罪。经济上的匮乏导致道德标准的改变,从而影响对犯罪的看法。这个主题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在这些故事中,作者会让我们同情那些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而偷窃的人,比如查尔斯·狄更的长篇小说《远大前程》中的主人公皮普。

高收入群体的人比低收入群体的人更值得信赖。作为个体,我们能够单从面部表情来判断这一点。而且,高收入群体的人更慷慨,而且被认为更愿意合作。

同样,这些构成了我们认同的因素,这意味着我们可能会问那些看起来和我们属于同一个社会群体的人。如果你穿的是运动服或品牌,你就会找那些对相似品牌感兴趣的人,因为这也许能表明相同的社会地位。如果你有MacBook,你更愿意把自己的东西交给一个盯着自己的MacBook的人。

就像莫里亚蒂的研究显示的那样,那些公开承诺要看东西的旁观者总是这样做。没有承诺的人就没有义务这样做。正如那个帮鹿角网妈妈看东西的老阿姨和另一位路人所表现出来的,这就是承诺的力量。

Advertisement

当我们作为旁观者公开承诺做某事时,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坚守我们的承诺,增加了我们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也让我们努力实现它。所以,当我们公开承诺要看别人的东西时,我们这样做很可能是为了避免降低自己的社会地位,即使我们周围都是我们不认识的人。

所以,总有你不知道的事,对我们这些社会生物来说,在公开场合说一句“好的”虽然很简单,但却足以让我们坚持我们的诺言。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视频中,我们看到旁观者要么跟在小偷后面跑,要么抓住背包阻止他们。

那么,如果你让一个陌生人看你的东西,他们有可能偷走它吗?

从数学上讲,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50%。但有一个因素除外,那就是我们选择信任的人可能是一个骗子,也可能是一个专注于此的精神病患者,他们唯一的工作就是让人们信任他们。而另一个可能起作用的因素是,从众心理。如果他们看到别人看着盗窃发生而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我们的旁观者也不会做任何事,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没有承诺去看东西的人很少阻止盗窃。

也就是说,大多数时候,当我们要求别人看我们的东西时,我们会做出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来帮助我们选择适合这份工作的人。如果他们承诺了,他们更有可能保护它而不是窃取它。如果他们偷了它,那么你可能是遇到一个骗子,或者一个需要它的人,或者一个只是为了好玩才这么做的人。否则的话,只要你让一个人替你看着东西,从道德上来讲,他们会看的可能性很高。

Advertisement

继续阅读
Advertisement
点击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价值

领带是如何变成今天这样的?人们佩戴领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发布

领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成为了女性送给父亲、恋人以及其他男性亲朋好友的礼物首选。未曾走入社会的男孩子们,也许觉得戴着它很傻,但很多在企业工作的成年男性,却经常把它当作身份地位的象征。

这种纹理丰富、颜色鲜艳的小窄条,在几个世纪的流传中变换了不同的样式。所以,领带是如何演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的呢?为什么我们至今还在打领带呢?

追究起领带的起源,可能还与军队有关。

我们在各种古装剧中,都曾经见过士兵们系在脖子上的领巾。而最早、也最令人信服的历史证据,则来自秦始皇兵马俑,这些雕塑出现在公元前200-300年。我们现在看到的兵马俑是什么样的,当年的士兵就是什么样,秦始皇的士兵们戴着的领巾,是已知最早的现代领带的前身。

Advertisement

无独有偶,我们在罗马的图拉真圆柱上也发现了类似的领巾。图拉真皇帝在公元98年到117年统治罗马,他被认为是一位精明的军事领袖,迅速扩张了他的罗马帝国。公元113年左右,他下令把他的丰功伟绩刻在一个圆柱形的大理石柱——图拉真纪功柱上,上面描绘了几个士兵戴着类似领带的领巾。

不过,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我们今天看到的领带来自于17世纪的一种领巾。当时效命于路易十三及其继任者的克罗地亚雇佣兵戴着一种浅领的领巾。这些领巾是五颜六色的,作用在于将夹克的领口系在一起。然而,除了这种实用性以外,路易十三还觉得这戴着这种领巾的雇佣兵很时尚!而且他还不是唯一一个这么认为的人。

到路易十四登上王位的时候,这些领巾已经席卷了巴黎。法国贵族过去常穿的浆过的亚麻环状褶皱领子,很快就被鲜艳的领结所取代。这种领巾是宽松的,据说比亚麻褶边好看。

这种时尚也很快在法国的邻周边国家得到了认可,并逐渐扩散到整个欧洲。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巾也随着地域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不再那么像克罗地亚雇佣兵最初戴的样子。

20世纪初,随着文书工作的兴起,领带很快成为白领工作的标志。戴领带象征着佩戴者不再是操作机器的工人,而是属于更高的社会等级。

Advertisement

许多时尚狂热者认为领带是男性衣橱里的正式配饰,能散发出一种专业和权威的气息。虽然现在的年轻人有太多的选择来表达自己——不同的发型、发型、耳环、纹身等等,但在一个世纪以前,男性用衣服表达个性的选择是有限的。因此,对于男性来说,领带是他们在服饰上彰显自我的绝佳选择。

《Dress for Success》的作者约翰•莫洛伊称,只需看一眼领带,他就能说出这个人是谁,或者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莫洛伊在他的书中详细阐述了他所做的实验,实验表明,戴昂贵或看起来很昂贵领带的男士在求职面试中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甚至在餐馆里还能得到更好的位子!

随着60年代和70年代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的兴起,女性开始积极地进入职场,领带不再是男性专属的服饰。戴安·基顿在1977年上映的浪漫喜剧电影《安妮·霍尔》中进一步推广了女性打领带这一新兴趋势。

在很多国家,警察和安保人员一般都不会系领带,因为一旦发生争执,罪犯可能会拉扯警察的领带,用它勒死警察,所以这些从事职业的人员会避免这一点。

总有你不知道的事,早在2006年,英国医学协会就曾经发布命令劝阻医生在探视病人时系领带。他们认为佩戴领带等非功能性物品可能会让领带成为细菌和病毒的温床。作为配饰,领带很少定期清洗,所以很容易带来疾病。

Advertisement

其实,鹿角网觉得,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现在领带还是最早的领巾,都几乎没有任何可衡量的价值。要说保暖,作用也十分有限,更不太好用作手帕或毛巾。

充其量,它们就是过去几个世纪文化和人类时尚学的缩影。人们继续打领带的原因可能源于从工厂工作到办公桌工作的转变。这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表示佩戴者不再在工厂里弄脏手,而且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

继续阅读

价值

你知道万圣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吗?

发布

这一年,在很多人迄今为止的人生里,也许是过得最快的一年。转眼便是深秋,北方的人已经穿上了羽绒服,距离万圣节还有一周左右。念中学时,万圣节在我眼里只不过是英语老师为了帮助我们建立语言氛围而准备的一堂稍微特别的课。

它始终不是我们国家的本土节日,中国的孩子也根本不可能大晚上扮鬼跑到邻居家去大喊“不给糖就捣蛋!”。老实说,尽管有很多人喜欢万圣节,但大部分也都有些浮于表面,跟风的就更不必说了。这样的一个节日在中国,更多的是超龄儿童和商家们在带动气氛狂欢。

鹿角网之所以想到写这篇文章,不是要给喜欢这个节日的人扣上“崇洋媚外”的大帽子,只是偶然在朋友圈看到有个姑娘po了一些万圣节主题的写真,突然很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想过了解这个节日的来源和意义?

万圣节在西方国家本就是一个非常受人喜爱的秋季节日,因此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会庆祝万圣节。有关万圣节传统的具体细节在世界各地都有所不同,但是几千年来不变的,是10月31日的万圣节前夜和11月1日的万圣节一直都会举办重要的庆祝活动。

Advertisement

2000年前,英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居住着崇拜自然的凯尔特人,到处都充满了他们神秘的德鲁伊传统。这群神秘的战士曾经散布于北欧的大部分地区,但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他们最终被赶回了英国。

总有你不知道的事,凯尔特人的新年是从11月1日开始的,所以在这之前的10月31日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庆祝活动,叫做萨温节,大约相当于中国的除夕。

萨温节是为了纪念夏天的结束和不可避免的冬天的来临,让人想起史塔克家族的族语:凛冬将至。冬天意味着寒冷、黑暗和危险的季节,没有人会有生命。夏季和冬季之间的过渡是一个神圣的日子,因为人们相信死者的灵魂能够在那个特别神圣的日子跨入生者的世界。

凯尔特人传统的萨温节盛宴必须要有巨大的篝火,用来抵御一切邪恶的灵魂和对凯尔特人的神灵表示尊敬。另外,还有狂野的服装和可怕的面具。萨温节被认为是魔法最强的日子,这一天无论是预知未来的能力,还是与其他世界的生物交流的能力,都会成为可能。

前面我们提到过,扩张的罗马帝国在第一个千年之初就已经把凯尔特人赶回了不列颠群岛,但是他们继续推进他们的领土和文化信仰。另外两个罗马节日也在差不多的时间产生,一个是纪念死者的法拉利娅节,另一个是庆祝丰收的波莫纳节。虽然凯尔特人仍然保持自治,但是这几个同时在深秋进行的节日已经开始合并。

Advertisement

又过了八个世纪,基督教在英国凯尔特人的心中占据了上风。公元7世纪,人们对基督教圣人和殉道者的崇拜开始上升,为了庆祝他们以信仰的名义所做出的牺牲,圣徒日被移到了11月1日。

基督教对凯尔特人的控制和影响继续蔓延,慢慢地试图遏制这些崇拜自然的战士的异教习俗和信仰。大约1000年前,基督教会推出了一个新的节日,把11月2日称为“万灵节”,用来纪念死者。

凯尔特人在10月31日庆祝萨温节,而基督徒则分别在11月1日和2日纪念众殉道者和所有的灵魂。基本上,基督教是一直在试图根除不列颠群岛的异教徒仪式和传统的。万圣节有时还有另一个名字,“All- hallows”全万圣节,所以它的前一天就被称为“All- hallows Eve”,逐渐演变成“Halloween”。

随着权力和精神影响力的潮流从“异教徒”转向基督教,特别是在发现新大陆之后,这个在10月底和11月初的节日就被广泛称为万圣节。萨温节仍然是神圣的,特别是对那些拥有凯尔特人根源或异教徒信仰的人来说,但万圣节无疑赢得了知名度和广泛认可的战斗。

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的每个节日都有一些外人看来有点奇怪的传统,万圣节也不例外。万圣节前夜包括穿上吓人的服装,在树上跳来跳去的苹果,向陌生人要糖果等等。也就是说,万圣节的所有传统可以从过去的秋季庆典中找到对应的部分。

Advertisement

穿着兽皮和戴面具的盛装打扮,是萨温节的遗风。有时候,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的边界是如此的稀薄,人们相信恶魔和鬼魂在地球上行走。人们认为装扮成这些超自然的生物,如果在萨温节期间在街上遇到真正的恶魔,就会很安全。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万圣节服装要么是可怕的,要么是超自然的。

抢苹果可能与波莫纳节有关,前面也讲到了这个节日是什么开始渗透到凯尔特人的习俗中的。波莫纳是罗马的树木和水果女神,所以一年中的这个时候大概有很多苹果,可以奢侈地玩一玩这些过剩的食物。

“Trick or treat(不给糖就捣蛋)”可能是这个节日中最不寻常的习俗。在中世纪,这被称为“guising”,小孩和大人会把自己伪装成戏服,到别人家里唱歌或祷告,以换取金钱或食物。多年来,这已经发展成让孩子们开玩笑地向邻居和陌生人乞讨食物和钱的传统,不过“trick or treat”这个词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第一次出现。

万圣节只有在爱尔兰、英国、美国和加拿大才广泛庆祝。随着全球化的兴起,万圣节和它的传统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所以在其他国家也有一些人庆祝它,但纯粹是在世俗的基础上,很少与这个节日的原始传统联系起来。

在墨西哥、拉丁美洲和其他讲西班牙语的国家,从10月31日至11月2日庆祝被称为亡灵节,因为其中许多国家主要是天主教徒并遵守基督教传统。10月31日,孩子们制作祭坛来邀请死去孩子的灵魂回来。11月1日这天,则是成人的灵魂回来越过人世。最后,在11月2日,也就是真正的亡灵节那天,人们会去亲人的墓地参加一个神圣的庆祝活动,带上食物、鲜花、音乐、故事和回忆,与逝去的亲人共度一个节日。

Advertisement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节日之一,万圣节持续吸引着成人和孩子们的想象力。每年当第一片树叶开始变黄时,美国的孩子就开始计划这个一年之中最好的节日,他们需要设计自己的服装,计划开派对,把房子用蜘蛛网、恶魔和僵尸装饰起来,一想到万圣节前夜那些慷慨大方的邻居们会分发免费糖果,就忍不住垂涎三尺。

它有很长一段复杂且经常有争议的历史,而不仅仅是你看到的那些。了解这些之后,再去看这个节日,才能显得更加厚重。

继续阅读

价值

为什么萤火虫在日本文化中如此重要?

发布

萤火虫——这种光是看到名字,就能让人不自觉地心生向往的小生灵,长久以来都是夏季的代名词。“季夏之月,腐草为萤”,虽然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但却早已深深植根于我们的脑海中。

如今我们已经知道了,萤火虫绝对不是什么腐草所化,而是由于它们习惯在水边的草根处产卵,幼虫蛰伏土中,第二年化蛹成虫,所以才被古人误以为是腐草本身变化而成的。

在日本的某些文化中,萤火虫并没有什么好名声,甚至隐约暗示着不祥,但是为什么在日本的许多文学著作以及歌曲影视作品里,却几乎随处可见萤火虫的踪影呢?

在有着“日本《红楼梦》”之称的《源氏物语》中,《第二十五帖·萤》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光源氏知道兵部卿宫暗恋玉鬘(夕颜之女),为了让他一睹玉鬘的芳容,在袋子里藏了许多萤火虫,与昏暗的房间里放出。在萤火虫若隐若现的光芒照耀之下,玉鬘的容颜与身姿尽显婀娜,兵部卿宫的恋慕之心也愈加深重。

Advertisement

然而总有你不知道的事,在平安时代以前,萤火虫一直充当着令人畏惧的对象。根据《日本书纪》的记载,萤火虫的光芒是用来形容邪恶之神的,因为它们在夜间发出的幽森光芒,看上去像是鬼火。

逐渐的,到了平安初期,可能是受到广泛流传的中国诗文的影响,萤火虫才变成了美丽和有情趣的代名词。“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美好画卷,以及“囊萤映雪”的故事,都为萤火虫的正面形象贡献了一份力量。在平安时代的文学作品中,萤火虫也曾多次登场。

有人认为,《源氏物语》中借萤火虫的光芒窥探女子的情节设计就是受了“囊萤映雪”的启发。因为这个故事改变了日本人对萤火虫光芒的态度,才有了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一幕。

此外,日语中还有一个词汇“Keisetsu-jidadi”,字面意思就是“萤火虫和雪的时代”,用以指代学生时代寒窗苦读的日子,也是起源于“囊萤映雪”的故事。还有“ Keisetsu no kou”,表示“勤奋学习的成果”。

《萤火虫之光》大概是最受欢迎的日语歌曲之一,人们一般在毕业典礼、活动闭幕式和年底时等告别的时刻演唱这首歌,鹿角网觉得似乎约等于中国人民心中的《难忘今宵》。

Advertisement

这首歌原曲来自苏格兰民歌“ Auld Lang Syne”,英语直译为“old long since”,意译为“times gone by”,翻译成中文则是“友谊地久天长”,根本没有提到萤火虫,只是富有诗意的日语单词在某种程度上与歌曲的旋律相匹配。

可是日本人对萤火虫光芒的刻板印象并未完全被抹去,这一点在1988年的动画电影《萤火虫之墓》中已经有所影射。兄妹两个在漫天飞舞的萤火虫中燃起的希望,第二天就被埋进了土里,影片中如影随形的萤火虫形象,也散发着哀愁的叹息。事实上,萤火虫的亮光也被认为是在战争中丧生的士兵们灵魂的改变形式。

在日本,在炎热的夏季夜晚观看萤火虫在就成为一项传统活动。但是萤火虫只栖息在干净的溪流中,近年来因为环境污染在不断减少。由于萤火虫对生存环境反应敏感,所以被当成环境指示生物。萤火虫数量的急剧下降反映出了人类活动使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

日语中还有一个与萤火虫相关的很有意思的新词“ hotaru-zoku(萤火虫部落)”,是指被迫在外面吸烟的丈夫们。城市中有许多高大的公寓楼,通常都设有小阳台。从远处看,窗帘外面忽明忽暗的香烟的光点,很像萤火虫的光芒。

《萤火虫之星》中那一句“萤火虫可令你见到最想念的人”,想必也曾让你的心湖泛起涟漪;改编自绿川幸漫画的《萤火之森》,曾经赚取了我无数的眼泪。美丽的传说、文学作品的渲染与萤火虫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相互作用,另一方也与日本的物哀文化息息相关。如果你也有兴趣,欢迎和鹿角网共同探讨。

Advertisement

继续阅读

热门

Copyright © 2018-2023 Www.ViralNou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乐兮科技有限公司 鹿角网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1861号 | 京ICP备18056353号-2